1.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双减”任务。一是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督导体质机制改革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根据《黑龙江省督学责任区建设及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施办法》,将全市中小学校划分10个督学责任区,配备20名责任督学,公民办及管局企办幼儿园划分4个督学责任区,配备8名责任督学,实现中小学公民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全覆盖,确保每月至少深入责任单位1次开展督导工作。成立了密山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制发《密山市2022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申报省级学前教育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在已经选取1所小学、1所初中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本年度再确立1所幼儿园、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开展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单位涵盖基础教育各个学段。高质量完成鸡西市对密山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检查工作,迟市长代表市政府就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6个方面、19项评价指标体系、55个评价点进行了工作汇报,我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工作受到鸡西督导检查组高度评价。二是扎实落实“双减”工作任务。继续将“双减”工作列为教育督导1号工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契机,持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校内减负上,将“双减”与“六项管理”协同推进,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相结合,通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减量增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需求等多种方式,切实减轻校内负担。校外减负上,共检查培训机构47所,对存在问题办学资质齐全的培训机构下达整改意见书11份。共查处黑班黑校12所,下达停办通知书,依法取缔关停,列入黑名单,并进行四批次公示。
2.谋划职教中心实训基地、中小学运动场等项目,改善教育硬件设施。一是职教中心实训基地项目,用地面积1267.34㎡,总建筑面积6733.6㎡,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和用地手续办理,已申报2023年专项债资金。二是在实验中学建设一座总用地面积为5633.04平方米塑胶操场及排水系统,计划10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是第四中学建设总建筑面积13940㎡的体育运动场,9月末竣工并交付使用。四是在蓝天实验学校建设一座塑胶操场,已申报2023年一般债券资金,待资金到位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工作,评审完毕后即可进入招标程序。五是在当壁镇小学、柳毛乡中学、承紫河乡中学、知一镇中学4所学校院内新建水冲式厕所,已办理完毕项目选址及发改立项手续,已申报2023年一般债券资金。六是在第二中学、第三中学、朝鲜族中学、铁路小学院内新建塑胶操场,已办理完毕项目选址及发改立项手续,已申报2023年一般债券资金。
3.重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召开2022年学前教育安全工作会议、规范办园行为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项会议、“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大会,全面部署学前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对全市40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细致的年检评估,为家长择园提供了有效依据。成功开展“密山市第三届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大赛”“结对帮扶活动”。对2所有意向办成普惠园的民办幼儿园进行按需指导,通过初审、抽评后,被确定为黑龙江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22年普惠性奖补已发放到位。省教育厅举办“黑龙江省幼小衔接暨安吉游戏推广”专项会议中,密山市作经验发言,并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全省展示安吉游戏第一阶段科研成果。实验幼儿园被确立为黑龙江省首批省级教研基地园。二是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升。2022年全市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178人,已入学178人,入学率为10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105人,已入学105人,三残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随班就读86人。加强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的资助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提高补助水平,做好贫困家庭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三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增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专业数量增加到8个,其中农学类2个、信息技术类3个、文化服务类3个,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大力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现有4个专业申报试点工作,15名教师完成线上业务培训,11人获初级考评员资格。2021年126人参加“1+X”考试,114人通过,通过率达90%,远超过全国70%的标准。2022年的“1+X”报名工作结束,10月末陆续开始考试。2022年招收全日制在籍生393人,招生数量位居鸡西地区首位。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国赛选拔赛中,在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赛项荣获二等奖,并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国赛;被确立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4.坚持立德树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育人质量。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要抓手,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知一镇中学、密山镇学校、蓝天实验学校、铁路小学申报创建省级绿色校园。以“喜迎二十大·欢度国庆节”学校升国旗仪式、“我爱你,中国”主题演讲、“重温红色历史、激发爱国情怀”红色研学活动等方式引导全市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密山市教育局、第一中学等44所学校荣获第六届黑龙江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优秀组织奖;黑台镇小学荣获第四届全国“人教杯”诵读大会黑龙江赛区优秀组织奖;实验小学荣获“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省级试点单位。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制发《2022年师德师风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密山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教育局主要领导与各学校校长签订《密山市教育局关于暑假严禁学校和在职教师进行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责任书》《密山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状》106份;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签订《廉洁从教双承诺书》30000余份,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不补课责任状》6000余份;制发《清明小长假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工作提示》《“五˙一”小长假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工作提示》《关于严禁教师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工作提示》《关于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进一步强化廉洁自律的廉政提醒》《国庆节期间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工作提示》;扎实开展教师个人自查自纠活动,并上报排查表174份。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尊师重教氛围。
5.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校园执行封闭式管理。春、秋季开学前,联合卫健局等相关部门对各校开学工作进行验收,并根据上级部门开学工作要求,制发春、秋季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确保开学校园稳定、安全。建立五级网格化责任分工体系,机关干部、包保医生101人包保全市各学校、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97所,常态化深入学校开展督导检查。健全基础台账,建立教职工台账4076人、学生台账28579人,教职工、学生共同居住人台账56322人,长途客车、货车司乘人员、铁路系统工作人员台账393人,学校聘用人员台账247人,实时动态更新。认真筛查教职工、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核酸检测、管理管控、就诊、快递等情况,严格落实政策要求。执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晨午检、“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积极做好教职工、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外出、返回报备工作。
6.强化校园安全稳定。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制发《密山市教育局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密山市教育局领导2022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清单》,明确领导安全责任。与各学校签订了相关安全工作责任状,各学校均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各时期安全重大决策部署工作,按照网格化分工及日常安全检查,组成83个检查组,检查下发441份安全检查意见书,发现102处一般隐患,均已整改完毕。三是强化专项工作落实情况。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密山市委、市政府及上级行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系列决策部署,制发相关文件,并按要求开展工作。市政府已拨付71万元专项销毁资金,用于26所学校过期化学药品的销毁,待鸡西组织招投标结束后即可完成销毁工作。四是强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共建立安全风险网格一级指标13个、安全风险网格范围二级指标1372个、安全风险点三级指标4937个,悬挂并上墙安全风险四色图、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告知卡475个。2022年以来,全市学校通过信息平台开展风险隐患巡查33358次,排查并消除各类校园安全风险403件,有效防范了可能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五是强化师生吃住行安全。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共有食堂42个,结合食堂使用轻烃液体燃料、醇基燃料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利用国庆期间,投入30万元将19所食堂使用白油的学校幼儿园锅灶,全部更换为电锅灶,全市学校幼儿园实现零燃气、燃油入校园。全市寄宿制学校32个,全部是楼房,每天有带班领导、舍务教师管理和陪寝,全市学校无木架房屋,装修无扣板等易燃物,除宿舍被褥外无可燃物,防火有保障。现有标准校车57辆,超员、超速、不系安全带等现象已基本杜绝。2021至2022年度市政府对校车的座位补贴及奖励金额达170余万元。2022年,政府继续为全市学校师生投保校方责任险60余万元,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鸡西市“人人公开课”活动方案》,全市中小学在岗任课教师均参加“公开课”活动,有效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推进“五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与全市中小学校签订阳光分班责任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让分班在阳光下进行,让每位学生均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控辍保学工作列入到学校长期开展的重点工作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蓝天实验学校、第二小学被确立为黑龙江省中小学校综合学科领域省级教研共同体首批基地校。
8.高中教育稳步发展。第一中学、第四中学分别提交了特长生招生计划并依据疫情特殊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深入落实“德智体美音并举、实施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中学生”的育人目标。执行高中课程实施与指导意见,完善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三所高中学校基本满足新高考改革硬件要求。全面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选课需求。第一中学荣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组织工作优秀团体;全省五项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9.民族教育持续发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2022年春季开学,按照课程设置与安排,开设开足开齐统编教材《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初中)课程,国家统编教材实施工作顺利进行。加强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朝鲜族中小学楼廊文化建设工作全面完成。组织参加鸡西市“民族团结进步杯”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参与征集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数字化示范教学资源。
10.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和教师专业特长,以课堂教学做为抓手,做好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联合市文化馆、市美术家协会,组织师生参与“庆元旦迎新春”“抗疫有我,情系密山”“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鸡西美术作品双年展”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在黑龙江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实验小学《北京喜讯到边塞》被评为器乐类小学组二等奖;第四中学《梅.砺香》荣获舞蹈类中学组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展演。
11.学校体育工作有效开展。严格按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时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在鸡西市组织开展的 “奔跑吧,少年”全市青少年雪地足球锦标赛中,第三中学荣获鸡西市初中组冠军;第二小学、蓝天实验学校荣获鸡西市小学组亚军、季军。平稳有序完成全市初中毕业生的体能测试。教育局、第一中学、蓝天实验学校、知一镇中学荣获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刘洪印等9名教师被评为全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12.标准化考场升级改造,完成中高考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根据省标准化考场改造的技术参数要求,投入73万余元,对第一中学标准化考点67个教室、逸夫小学标准化备用考点30个教室及高考保密室进行升级改造,于5月中旬全面完成作弊防控系统,网络时钟系统,网上巡查系统的升级,并经实际检测,高考期间投入使用。202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64.75%。6月27日中考结束,平稳有序完成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13.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一是严格落实资助政策。2022年春季发放各类贫困助学资金20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670人次。秋季各项资助工作已全面开展,全市学生资助数据信息已全部审核完成。待全省11月中旬“一卡通”平台模拟测试后,预计12月末前各项资助金全部发放完毕。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密山市2022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应急预案》,采购生源地助学贷款电子化相关设备,制作宣传标语条幅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指南》的宣传板。学校将《申请指南》《致高三学生和家长一封信》发至班级微信群中,向学生及家长宣传相关政策和办理程序,截至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人数196人,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后顾之忧。三是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暖人心。智选(北京)国际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出资20万元资助第一中学20名学生;铁西农牧有限公司捐助40名学生6万元;人民武装部捐助铁路小学3名学生1800元;妇联“春蕾计划”资助女童7人3500元。在国家、省、市资助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我市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14.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对各学校网络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已实现200Mbps光纤网络到校园、乡镇中小学千兆局域网互通、学生网络学习空间100%应用、多媒体教室覆盖率100%。完成校园千兆光纤到桌面基础设施建设,为后期教育城域网、教育资源库、“三个课堂”打下坚实基础。实验中学、密山镇学校申报2022年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基地校。蓝天实验学校、第二中学申报国家级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
1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共招聘录用各类教师83人。其中招聘特岗教师42人、公办幼儿园教师22人,高中阶段学校大学面招9人、“人才周”引进人才10人,缓解了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员矛盾和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问题。结合《基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全面覆盖做培训,各类学科参加鸡西地级钉钉现场比赛共261人获奖,各类学科参加省级现场比赛共21人获奖;各学校按照《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开展工作,校长均能全面部署和落实2.0工作的整校推进、集中培训、校本研修、校本考核、开展多样化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研修活动等,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能力。